伤寒论大枣是什么品种

老中医来介绍三味解肌发表的中药方剂,主要用于汗法治疗:一、桂枝汤。出自伤寒论,由桂枝、芍药、生姜、大枣、甘草等药材组成,主要有解肌发表,调和营卫的功效,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导致的头痛发热,汗出恶风,鼻鸣干呕,苔白不渴等症,二、大青龙汤,出自伤寒论,由麻黄、桂枝、甘草、杏仁、生石膏、生姜、大枣等药材组成,主要有发汗解表,清热除烦的功效,主治外感风寒,兼有里热,恶寒发热,身疼痛,无汗烦躁,脉浮紧等症。

1、《伤寒论》中的吴茱萸汤,为何不用甘草而用大枣

名称:吴茱萸汤别名:吴茱萸汤组成:吴茱萸1升(洗),人参3两,生姜6两(切),大枣12枚(擘)。出处:《伤寒论》。功效:温中补虚,降逆散寒。主治:胃中虚寒,干呕,胸满,吐涎沫;厥阴头痛;少阴吐利,手足逆冷;吞酸。现用于神经性呕吐、偏头痛、神经性头痛、美尼尔氏综合症等属肝胃虚寒者。用法用量:以水7升,煮取2升,去滓,温服7合,日3次。

吐利,手足逆冷者,寒气内甚也,烦躁欲死者,阳气内争也;食谷欲吐者,胃寒不受食也。此以三者之症,共用此方者,以吴茱萸能下三阴之逆气为君;生姜能散气为臣;人参、大枣之甘缓,能和调诸气者也,故用之为佐使,以安其中也。2.《医方考》:方中吴茱萸辛热而味厚,《经》曰味为阴,味厚为阴中之阴,故走下焦而温少阴、厥阴;佐以生姜,散其寒也;

2、伤寒论药方中用枣的颗数按什么放的

《伤寒论》共载方112首,应用大枣者4O首,其中三十枚1方,二十五枚1方,十五枚1方,十二枚28方,十枚2方,六枚2方,五枚1方,四枚4方,占总数的35.8%。仲景治法悉本源于《内经》,《素问上古天真论篇》日:“上古之人,其知道者,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”。考其大枣的用量也应源于《内经》的象数,所以《伤寒论》中以大枣配方,数量上有诸多变化,究其用法并不徒设,本文试就其中的寓意,作一粗浅的探讨。

3、你是姜儿我是枣儿,生姜与大枣为什么能成为伤寒经方中最佳搭档?

说起生姜和大枣,大家是真的不陌生,隔着屏幕都能回忆起姜丝的辛辣和大枣的甘甜,那么生姜配上大枣又是什么滋味呢?在方剂中又有什么功效呢?生姜为什么需要大枣,大枣又为什么离不开生姜?这要从《伤寒论》经方说起。话说伤寒经方113首,其中生姜与大枣同用的方剂有33首,只用大枣不用生姜的方剂7首,用生姜不用大枣的方剂4首,共计44首,占了全书113首方剂的40%。

我们先看一下生姜、大枣的各自的特性。1)调情致,《本经》:生姜通神明,大枣通九窍。因此常用生姜、大枣配伍来治疗情致疾病,2)解毒。生姜能够解鱼、蟹之毒,大枣和百药毒,能解附子、乌头之毒,生姜配大枣可作为解药来用。3)止嗽,生姜能够祛痰下气,止嗽;大枣润心肺,止嗽。大枣滋肺阴,生姜降肺气,两者协同增强止咳的疗效,4)调脾胃,补气血。

转载请注明出处获嘉县企智网络有限公司 » 伤寒论大枣是什么品种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