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为什么更要警惕肺结核?医生讲述:5个症状提示肺结核病感染解放后,由于防痨工作的积极开展和有效抗结核药物的广泛应用,肺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已明显降低。但是,老年肺结核病则无明显减少,它仍然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之一,据报道,1979年和1985年我国进行了两次全国结核病流行情况抽样调查,结果表明:肺结核患病率始终以老龄组最高。

首先,多数患者在青壮年时期就感染过结核病,但由于当时抵抗力强,结核菌潜伏在体内而未发病。随着人的老龄化,人体免疫机能及抵抗力逐渐降低,结核菌便在体内再度繁殖,发展为肺结核病。其次,有些人在青壮年时期患过肺结核,由于当时治疗不系统或不彻底,病变时好时差,结核病迁延下来。到了老年免疫机能低下的时候,肺结核病再度活动。另外,

结核病主要讲的是结核中毒症状,主要有午后潮热、夜间盗汗、乏力、纳差、消瘦。乏力、纳差、消瘦的症状,在肿瘤性疾病等很多重症疾病的后期也会出现,但都没有特异性。午后潮热,夜间盗汗倒是有一些特征性。所谓午后潮热,一般是下午或者傍晚,会出现脸部潮红、微热感,这种潮红好像一个蒸汽熏脸的感觉,有点热热的感觉,一般体温在38℃左右,人会觉得有一点不舒服。

如果太热,可能体温会>37.5℃或者在38.5℃左右,病人在晚上睡觉的时候,下半夜睡醒时会发现脖子、腋窝或者躯干,在胸部或者背部会出一些汗,内衣会有一种湿润的感觉,手摸起来这些汗会有一点黏黏的感觉,这是夜间盗汗的现象。如果有以上现象,再结合乏力、胃口不好、逐渐消瘦的表现,要找医生看,而且这种乏力的感觉,比如同样一件事平时不觉得累,而这段时间会觉得有一点点力不从心,又有午后潮热、夜间盗汗,就要注意结核病的可能。

肺结核早期或轻度肺结核,可无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而被忽视,若病变处于活动进展阶段时,可出现以下症状:1.发热:表现为午后低热,多在下午4-8时体温升高,一般为37-38℃之间,这时病人常常伴有全身乏力或消瘦,夜间盗汗,女性可导致月经不调或停经。2.咳嗽咳痰:是肺结核最常见的早期症状,但也最易使患者或医生误以为是“感冒”或“气管炎”而导致误诊。

1.肺部结核咳嗽、咳痰是肺结核最常见的早期症状,痰内带血丝或小血块。2.胃部结核临床表现很不一致,有些无症状或很轻微,有些类似慢性胃炎、胃癌、多数似溃疡病,患者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,常伴有反酸嗳气,腹痛与进食无关。幽门梗阻所表现的呕吐多以下午、晚间为重,呕吐物为所进之食物,不含胆汁,潜血可为阴性,呕吐后腹胀减轻。除胃症状外还可伴全身结核症状,如乏力、体重减轻、下午发烧、夜间盗汗等。
3.肝结核最常见的症状为发热和乏力。其他症状有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、腹胀、腹泻,发热多在午后,有时伴畏寒和夜间盗汗;有低热者也有弛张型者,高热可达39~41℃。身患结核病者可长期反复发热,4.肠结核临床表现在早期多不明显,多数起病缓慢,病程较长,如与肠外结核并存,其临床表现可被遮盖而被忽略。因此,活动性肠外结核病例如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获嘉县企智网络有限公司 » 老年结核病有什么症状,老年性结核传染吗